辽宁恒威认证有限公司-权威认证机构,认监委备案可查
助力企业发展,恒威认证服务电话:19935869001
行业动态

湖北省启动“七大战略”行动方案 加快质量强省建设

发布人:恒威    浏览次数:11次
发布时间:2025-05-14

近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黎东辉在发布会上解读了《关于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黎东辉,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曾德云,湖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军,湖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吴玉祥,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勤,中共湖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朱华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行动方案》目标提出力争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7万亿元,到2030年经济总量达到9万亿元左右的阶段性目标。围绕以能级跨越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行动方案》部署了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投资扩量提质,打造高标准供给体系。统筹供给需求两端发力,实施万企万亿“智改数转”工程,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以网络化、节点型、分布式为方向,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统筹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双轮驱动,分类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推动国有资本重点聚焦战略必争、民生必保领域,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投资,推出鼓励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力争2027年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0%左右。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一体推进,深化大财政体系建设,按照“用、售、租、融”四种方式,科学处置、高效利用,实现国有资源资产化、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资金杠杆化,提高投资效益。

二是加快消费扩容提能,满足高品质消费需求。打造优质多元消费供给,用好“两新”政策,持续提升养老托幼、教育医疗、家政便民、文体旅游等服务供给质量,支持家用机器人、新一代低空飞行器等消费产品研发,促进“人工智能+消费”,更好满足大健康、新文旅、泛娱乐、智能化等新需求。打造繁荣火热消费市场,持续稳定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实施县乡村三级商业设施和冷链物流等流通设施改造升级,推动一批大型批发市场升级网购货源中心、时尚消费体验中心和跨境电商聚集中心。打造放心安心消费环境,支持武汉打造国际消费重要城市,加快建设襄阳、宜昌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深入开展消费领域“信用+”工程,持续擦亮“放心消费在湖北”品牌。

三是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做强高质量企业雁阵。更大力度推进创业就业,大规模推进以乡情为纽带的楚商回乡、校友回归和返乡创业,力争每年新增返乡创业主体10万户左右、新增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40万人左右。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路径,完善梯度支持政策。推动国企民企外企协同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资本合作、供应链协同等方式带动民营企业融合发展,用好中法生态城、中德产业园等合作平台,打造“投资中国·优选湖北”品牌。力争到2027年企业总数达到320万家左右、2030年达到400万家左右,构筑起更加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

四是加快金融创新赋能,建设高能级金融中心。全力打造中西部科技金融中心,深化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加快打造创投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等基金群,高水平建设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积极申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持续推进中碳登建设,探索发展碳期货、碳期权等碳金融服务,加快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开展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更好开发农民个人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

五是加快质量强省建设,培育高价值品牌矩阵。夯实质量标准根基,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新兴领域技术标准研制,打造全国重要技术标准策源地。培育领军品牌集群,高水平打造“制造翘楚”“鱼米之乡”“世界光谷”等品牌,促进“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完善品牌服务体系,建设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提高知识产权代理、交易、转化、投融资等服务水平。

六是加快供应链扩面提效,构建高效率服务平台。推动产业类平台提质扩面,加快实现“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供应链平台全覆盖。推动功能型平台提能增效,做强做优供应链物流、金融、科技创新、国际贸易数字化等4个功能型供应链平台,推动省市县全贯通。推动平台枢纽间互联互通,引导产业供应链平台接入功能型供应链平台,共享数据、信息、资金、政策等资源。力争2030年基本建成国际重点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

在答记者问环节中,湖北省市场监管部门做出了以下回答:

省市场监管局在推动质量强省建设,为加快建成支点提供质量品牌支撑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2024年,全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3.95%,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9.6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上年分别提升0.37个百分点和0.71;湖北省在中央质量督察考核中获评“A级”,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跻身全国前十。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法治和政策引领,构建质量强省建设支持体系

一是目标导向。2022年底,报请省委省政府印发《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明确质量强省建设2025年进入全国第一方阵、2035年进入全国前列,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目标。

二是法律支撑。去年7月,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湖北省质量促进条例》,湖北成为全国第三个颁布质量促进地方性法规的省份。

三是协同共治。报请湖北省政府将质量强省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由28家增至40家,质量工作协同推进机制更加完善。

四是要素赋能。2024年4月,与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和湖北大学联合推动在全国率先开考质量管理专业自学考试;会同发改、科技、经信、知识产权等部门在全国较早出台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管理办法;与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及银行联合启动“鄂质贷”融资增信业务,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87.29亿元。

二、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一是“万千百”质量提升行动。每年推动1万家中小微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支持1000家规上企业导入先进管理模式,培育100家质量品牌标杆企业。八年来累计服务企业8.37万家,解决质量技术难题4.06万个,为企业降本增收390多亿元。

二是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聚焦“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实施产业链质量提升省级项目80个,按照“链长—链主—链创”融合、“上游—中游—下游”联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的思路,加强共性问题联合攻关和上下游质量一致性管控,探索“一链一策”质量提升模式,形成质量提升共同体。

三是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在全国率先将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纳入省级统计调查制度,实施27个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复制推广标准化应用经验。

三、培育塑造质量品牌,增强质量发展竞争优势

一是培育认定“湖北精品”。印发实施“湖北精品”认定管理办法,制定实施“湖北精品”标准先进性评价、认定通用标准、动态管理等配套制度。先后开展两届“湖北精品”培育行动,共认定“湖北精品”316项,在湖北广播电视台举行大型发布推介活动。

二是培育质量强企强县。建立质量强国领军企业培育库,中铁大桥局集团入选全国首批质量强国领军企业。湖北省20个县(区)进入全国首批质量强县培育库。

三是开展政府质量奖评选表彰。自2009年起,开展了9届“长江质量奖”评选表彰活动。组织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湖北省累计获正奖和提名奖13家次。

四、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创新驱动技术支撑

一是标准领航。聚焦人工智能、碳排放实测、碳足迹认证等新兴领域,统筹推进标准技术组织建设和标准体系布局。成立湖北省数字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碳达峰碳中和等3个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累计主导或参与新兴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9项、国家标准制修订100余项,实现关键技术领域标准话语权突破。

二是质量技术“一站式”帮扶。湖北省在全国首创,并在全省推行质量技术“一站式”服务模式,提供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集成服务。已累计建成“一站式”服务站和窗口686个、服务企业3.7万家次,为企业节约费用3.26亿元。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总数达到3182项,居中部第一。中部首家国家卫星导航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落户湖北,全省已建成国家质检中心34家、省级质检中心70家。近三年每年为企业减免检验检测费用均超过10亿元。

三是“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生态营造。建成湖北市场监管“智慧服务一张网”,破解经营主体“找机构难、找专家难、找服务难”,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网式、便利化服务,已入驻服务机构251家,上架服务2639项,注册用户7443个,达成服务订单1.92万笔。

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行动方案》中推进返乡创业工作、加快消费提质扩容、实施能级跨越等,相关部门领导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恒威认证独立、客观、公正是公司的执业准则
服务专线:199-3586-9001
恒威推荐
News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