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恒威认证有限公司-权威认证机构,正规出证,专业强优保障
助力企业发展,恒威认证服务电话:19935869001
行业动态

核爆级改革!认证人员最高罚5万+终身禁业,旧规彻底凉凉!

发布人:恒威    浏览次数:0次
发布时间:2025-11-25

一、修订背景与核心目标

原2003版条例存在处罚力度不足、责任边界模糊等问题。2025年修订版通过系统性调整,旨在强化行业公信力,明确法律责任,推动规范化发展。核心目标包括:建立公正性保障机制,分离机构与人员责任,提升监管效能。

二、对认证从业人员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

(一)公正性要求与法律责任

第十条规定从业机构及人员需遵守公正性要求,禁止与行政机关存在利益关系、接受影响公正性的资助、从事利益冲突活动等。第六十八条明确违反要求的法律责任:责令改正,罚款5万-50万元,停业整顿3-6个月;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二)认证人员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条要求认证人员在一个机构执业,具备专业能力并经认可机构注册。认证机构需建立人员管理制度。第七十八条针对违反情形,规定责令改正,罚款1万-5万元,撤销注册证书。

(三)处罚措施三维架构

经济处罚:机构违规最高罚50万元,人员违规最高罚5万元。

资格惩戒:停业整顿3-6个月,严重者列入黑名单。

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责。

三、修订亮点与行业影响

(一)责任主体明确化

首次分离机构与人员责任:机构承担管理责任,个人独立承担违法后果。例如,认证机构需确保审核员能力持续符合要求。

(二)处罚力度显著提升

提高经济处罚上限,延长停业整顿期限,引入违法所得没收条款,强化威慑力。

(三)资格管理市场化

认证审核人员注册由国家统一推行,促进人才流动;认证业务管理人员注册由行业协会制定规则,增强灵活性。

(四)监管手段创新

结合行业标准管理规定,推动认证流程标准化;通过抽查和大数据监测提升监管效率。

四、挑战与争议

(一)配套制度待完善

人员能力评价标准、信用修复机制等细则需明确;行业协会角色需进一步界定。

(二)行业适应性

中小机构面临合规成本上升压力;企业需调整认证策略,避免供应商违规连带受罚。

五、典型案例与执法趋势

(一)广东某公司非法认证案(2020年)

伪造认证证书获利,旧规下处罚轻;新规下将面临更高罚款和刑事责任。

(二)上海虚假认证专项整治(2023年)

查处多起案件,处罚力度加大,反映执法趋严。

(三)未来趋势

2026年《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实施后,合规审查更严格,违规成本增加。

六、结论

2025版条例通过经济处罚、资格惩戒与刑事责任的三重约束,构建了更严格的监管体系,有望提升行业公信力和规范化水平,推动可持续发展。

恒威认证独立、客观、公正是公司的执业准则
服务专线:199-3586-9001
恒威推荐
News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