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编写文件或者处理客户关系时可能会遇到此类困惑:标准原文中提到的「顾客」,谁是组织的顾客?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在质量管理体系(QMS)标准,特别是ISO 9001:2015中,对“顾客”的定义非常明确和广泛。先来看看我们的老师在公开课中对于「顾客」部分的讲解:
简单来说,组织的顾客是“会或可能从其产品和服务中受益的个人或组织”。
这个定义来源于ISO 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 - 基础和术语)标准第3.2.4条。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以下几个关键点。
顾客:能够或实际接受为其提供的,或按其要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示例:消费者、客户、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内部过程的受益者、采购方等。
注: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根据这个定义,顾客可以分为两大类:
a) 外部顾客
这是最通常意义上的顾客,存在于组织之外。包括:
最终使用者/消费者:直接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人。例如,购买手机的个人用户。
客户:向你付款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实体。可能是经销商、零售商或另一个企业(B2B客户)。
零售商/分销商:将你的产品转售给最终消费者的人。例如,一家超市从食品厂采购饼干,超市就是食品厂的顾客。
采购方:代表其组织向你下订单的部门或个人。
b) 内部顾客(标准注释中特别提及)
这是非常重要但常被忽视的概念。它指组织内部的个人或部门,他们接受另一个个人或部门的工作成果(产品或服务)以完成自己的任务。例如:
生产部门是采购部门的顾客(因为采购需要提供合格的原材料)。
销售部门是市场部门的顾客(因为市场需要提供有效的潜在客户线索)。
下一道工序是上一道工序的顾客。
虽然ISO 9001标准的主要焦点是“外部顾客”的满意度,但“内部顾客”的概念是过程方法的核心,强调内部协作和流程效率,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外部顾客。
请注意定义中的“能够……接受”和“可能受益”等措辞。这意味着你的顾客不仅包括当前正在购买你产品的人,还包括未来的、潜在的顾客。市场营销、市场调研和潜在客户开发活动都与此相关。
核心要点总结:
定义广泛:顾客不限于“付钱的人”,还包括使用者、受益者,甚至是内部的下一道工序。
关键受益者:顾客是那些体验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个人或组织。
过程方法核心:识别内部顾客有助于优化流程,减少浪费,最终提升给外部顾客交付的价值。
关注满意度:ISO 9001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满足顾客要求来增强顾客满意。
因此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必须首先准确地识别出谁是其顾客(包括内部和外部),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确保整个体系的过程都致力于满足这些要求。